【学科建设】“破五唯”,实现学科内涵式发展——以同济大学学科建设为例

发布者:陈勇发布时间:2019-09-19浏览次数:451

同济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蔡三发:

非常高兴来参加本次研讨,感谢主办方邀请,我尝试讲述一个主题:“破五唯”与实现学科内涵式发展。

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

第一个是“五唯”问题分析;

第二个是如何实现学科内涵式发展;

第三个是相关思考。


“五唯”问题分析


最初提出的理念是 “破四唯”,后来教育部增加一个说法“唯帽子”。不管是“破四唯”还是“破五唯”,都是在新时代条件下,根据我们国家目前科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提出来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对于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唯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


我们要真正实现破五唯”,真正追求内涵,而不是追求指标。当然,有时候指标的显示度也很重要。能让指标和内涵更好的结合,而不是单纯为指标而指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五唯”问题存在于学科规划、建设、评估各环节

在我们学科建设过程中间,也存在“五唯”问题,存在学科的规划、建设、评估等各个环节。学科许多时候跟“五唯”有很大关系,学科建设单位会不自觉用指标考虑建设过程。



“五唯”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评估评价这个指挥棒

当然,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评估。因为评估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挥棒。如果在评估过程中间,能够把“五唯”进行比较好的破解,就可以在前面的规划以及建设过程中间,不再过度关注“五唯”这些指标问题。


“五唯”问题根源

造成“五唯”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得出两个结论:唯排名和唯指标


太关注排名或者太关注指标,都会导致朝着“五唯”倾向。由于它注重排名,太注重指标,所以就会把跟排名相关的,以及跟指标相关的内容化解成“五唯”来推动。


但是,排名和指标并不是没有任何价值,排名有排名的价值,排名反映出一些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让你了解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问题,以及一些优势或者弱势,让你发现自己的短板。这是它的一个积极意义。但是,“唯排名”就根据指标做指标,而不是做内涵。这个就会带来“五唯”问题。


习总书记关于排名有一个精彩论述,他认为办大学最重要是底蕴,是长期的积累,排名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但是不能过度依赖。


学科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的涵义是:

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

是相对于外延式发展所提出来的,如果说外延式发展关注的是学校规模量的扩大,那么内涵发展就是一种追求质的办学质量;

如果把外延式发展看为粗放式发展,那么内涵式发展就是一种精细发展

如果把外延式发展看为同质发展,那么内涵式发展就是特色发展

如果把外延式发展看为一种模仿发展,那么内涵式发展就是一种创新发展


实现学科内涵式发展是破解“五唯”最主要的途径。如果真正从内涵出发,我们不会就指标做指标,而是就内涵进行学科发展。这会对我们学科建设有比较大的帮助。


内涵式发展也是十九大对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加快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可以看出来党中央、国务院希望能够尽快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要实现三大目标:

培养优秀人才;

产出前沿研究成果;

开展有效知识与技术转移。


这三个是内涵式发展最主要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三个方面真正的实施,我们就能够达到学科建设的目的,不是简单做一些指标。


内涵式发展要实现三个回归:

回归学科建设的本质;

回归学科建设的规律;

回归学科建设的初心。


下面,我结合同济大学相关案例,介绍一下学校学科内涵式发展相关情况。

同济大学在学科方面提出总体指导思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构建优良学科生态,深度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度实现内涵式发展。


学科建设重点任务:

1.不断优化综合性大学学科布局,形成优良学科生态

充分重视学校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着力在补短板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学科的规模与结构,开展学科动态调整。


在学科的布局方面,结合学校理工特色提出了五句话:优势工科引领带动;厚重理科融合推进;特色医科协同驱动;精品文科共享联动;前沿交叉创新互动


2.深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升优势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深入开展一流交叉学科领域建设,形成新的优势领域。强化一流学科的资源保障,努力让学科“高峰凸显”和“高原崛起”。


3.深入推进交叉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集成与创新

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努力引领学科发展方向


在一流学科跟交叉学科建设方面,结合我们学校的传统优势,以及目前的学科布局,重点建设9个一级学科作为一个一流学科;然后有4个交叉学科作为一个一流交叉领域,这4个交叉是我们学校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四大方面,目前要在国内冲击前列、顶尖,甚至到世界上竞争优势领先学科。

在医学领域有医学与生命科学交叉,在工学方面智能技术与绿色制造交叉,在理科方面有微结构交叉,在文科方面有国家创新发展与欧洲研究交叉,形成我们学校总体的一流学科以及一流交叉学科建设布局。


案例介绍:

举几个案例简单介绍我们在建设一流学科时,如何体现出不追求“五唯”,而是追求内涵式发展。


土木工程,特别注重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去年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在比较核心的重大攻关里做出贡献;


环境科学与工程,不仅论文方面取得成果,而且参与一些国家重大专项,比如长江、巢湖、崇明岛这些项目。在为国家服务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污染处理方面,我们建立一个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一些国际性的贡献;


测绘科学与技术,我们进行了探测遥感与导航,成果应用在嫦娥登月计划上,该成果曾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交叉学科方面也做的很好,如智能技术与绿色制造学科领域。去年我们发展一个跟人工智能相关的项目,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揭牌成立。


我们努力争取在学科建设中更多从内涵式建设角度跟和视角出发,而不是过度关注一些排名、一些论文、一些指标。


“五唯”和学科建设思考


在去年上海召开的“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上,陈宝生部长对“双一流”建设提出七个方面要求,可靠的、合格的、真实的、有特色的、有竞争力的、有产出的、可持续的。这个要求对我们“双一流”建设以及一流学科发展、学科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能够真正有竞争力、真实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


我们凝聚出三个参观点:

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依托科研平台,探索未来世界科技前沿;

拓展国际视野,创新国际人才培养模式。

这三个参观点,都是立足一流学科体现三种不同特色,目标是培养一流人才。


最近国家提出十个“进一步”目标:

进一步强化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

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质量;

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

进一步强化社会服务贡献;

进一步强化质量导向;

进一步强化主观评价质量;

进一步强化分类评价,特别是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

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有机统一;

进一步强化评估数据可靠性;

进一步强化与相关机构合作。


通过十个进一步可以看出来,未来学科评估不会再是简单的像以前一样数数量,未来数数量越来越少,会基于客观数据和客观资料主观评价。很多论文、很多东西让你把数据、把资料、信息列出来,然后再通过专家、或者通过调研来获得一些主观评价,最后形成综合打分。以前的直接数数量、直接计算得分方式会越来越少,更多会朝向内涵式发展导向,最终实现学科内涵式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产出前沿研究成果、开展有效知识与技术转移这三大目标才是我们要追求的东西。指挥棒的改变,也会推动我们学科未来朝着内涵式发展进行改变。


总结展望


我最后做个小结:


1.破除“五唯”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道远,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2.学科建设既要“面子”又要“里子”,“面子”就是排名、指标,“里子”是学科的内涵。我希望学科建设是由“里子”再达到“面子”、由内及外,自然产出指标。如果只是追求“五唯”指标,那么就是追求单纯一个表面,是涂脂抹粉的美不是由内及外美。学科建设要实现内涵式发展,最好通过内涵式建设实现由内及外美,而不是通过涂脂抹粉来实现面子美,这个有根本区别。采用多维度、大数据的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测度一个学科,尽量不要只是用几个简单的主要指标来评价学科;


3. 要实现学科内涵式发展最终要在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质量方面下功夫。


来源 | 宝和数据

作者 | 蔡三发(同济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