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下发《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者:陈勇发布时间:2016-08-03浏览次数:117


      为积极推进我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省政府于近日下发了我省《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以全面提升我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三五”期间建设50个左右一流学科

  《方案》指出,“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50个左右学术水平较高、优势特色明显、服务能力强的一流学科,其中2-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1%。或全国学科评估排名前10%,达到世界一流水平;15个左右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或全国学科评估排名前20%,达到国内一流水平。6所大学进入国际国内同类院校高水平行列,3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内一流高职行列,全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到2030年,若干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一批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若干所大学居于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水平,全省高校差别化发展、部委属与省属高校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

  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方案》指出,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分别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以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从2016年开始第一轮建设。

  首先,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对特色鲜明、综合办学实力处于全省前列的高校,通过整体规划、重点支持,强化一流学科建设,达到国际国内一流大学水平。支持兰州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支持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建成国内同类院校高水平大学,支持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国内一流高职院校。

  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优势学科。对实力较强、在国际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具有示范引领和核心支撑作用的学科,通过重点建设,达到国际国内一流学科水平。重点建设与新材料产业相关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等学科,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和生物产业相关的草学、生物学等学科,与信息技术产业相关的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与先进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交通运输工程、工程学和土木工程等学科,与节能环保产业相关的生态学、地理科学等学科,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社会建设相关的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教育学、法学等学科。

  其次,特色学科。对特色鲜明、可比性指标较高、发展潜力较大、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通过重点建设,使其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学科水平有较大提升。着重建设与民生事业发展相关的医学类、药学类学科,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关的农学、畜牧兽医类学科,与煤化工产业相关的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与新能源产业相关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流体机械及工程等学科,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经济、金融、艺术学等学科。

  再次,培育学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学科布局,对基础性、引领性、应用型的学科专业,进行重点培育。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遴选3个左右培养质量高、就业质量稳居全省前列的专业类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建设。

  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学科发展

  《方案》指出,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强化高水平大学办学特色,引领全省高校和学科健康快速发展。其中,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学科内涵建设。立足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兰州新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建设,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和优势特色,优化学科布局,营造学科交叉、集群建设的学科生态环境。

  瞄准国际前沿,服务产业需求,凝练学科方向,推动校地、校企、校际之间构建优势特色学科联盟,积极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协会与高校共建学院和研发中心,创新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共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加大与中科院、张江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大学技术转移甘肃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转移甘肃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技术转移甘肃中心等的合作力度,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