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学”重点学科简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4-24浏览次数:616
畜牧学
本学科于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6年,“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获批硕士学位授权。2011年,“畜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获批“畜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本学科34名教师中,教授14人、副教授1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4人,占教师比例的70.5 %,硕士学位的4人,占教师比例的11.76%。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本学科有1名教师获得201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得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1个。
姚新奎教授为学生示范马体尺测量
本学科致力于新疆草食动物种质资源的选育利用、科学养殖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形成了以草食动物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关键技术创新为特色的畜牧学一级学科,涵盖有草食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草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和草食动物生产学等3个学科方向,并形成特色和优势。其中,绵(山)羊、马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研究、新品种培育、营养与饲养等研究领域中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培育的小尾型巴什拜羊在新疆北疆地区大量饲养。在反刍动物研究中提出了“半原虫”动物的概念,在国内率先开展多羔母羊营养代谢和干细胞调控奶牛乳房细胞代谢的研究;针对新疆奶牛集约生产的高效生产技术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1-2014年,累计新增科研项目52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金项目1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6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制定了自治区地方标准26项,自治区行业标准1项;累计发表科技论文427篇,其中SCI等收录论文74篇。
余雄教授在指导研究生做试验
截至2016年10月,已有179名研究生从本学科毕业,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2名,累计发表论文263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索引的74篇,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现在读的博士生为28人,主要面向畜牧科技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着力创新能力培养;在读的硕士研究生125人,主要面向畜牧科技的应用基础(专业学位重应用技术研发),着重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黄锡霞教授在指导学生进行品种登记
十三・五期间,本学科将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为指导,本着“将新疆的畜牧资源优势转化为学科及科学研究特色”的思路,进一步凝练草食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草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食动物生产学3个学科方向,在草食动物遗传资源挖掘利用、优异草食动物遗传育种(绵羊品种培育、专门化用途马匹培育)、草食动物优质高效生产理论与技术(肉羊优质高效生产理论与技术、高品质牛奶生产理论与技术)等5个领域开展特色研究。
学科带头人及学科方向负责人信息
学科带头人 |
研究方向 |
电子邮箱 |
办公电话 |
杨开伦 |
草食动物营养代谢、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
490735574@qq.com |
8762603 |
学科方向负责人 |
学科方向 |
|
|
刘武军 |
草食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542190405@qq.com |
8762601 |
雒秋江 |
草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lqj@xjau.edu.cn |
8763802 |
姚新奎 |
草食动物生产学 |
546462592@qq.com |
8770527 |
学科所在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咨询电话:0991-8763453
联系人:李林玲,电子邮箱:641500117@qq.com